重慶“一帶一路”國際技術交流中心土建主體封頂
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,重慶“一帶一路”國際技術交流中心北展廳土建主體結構封頂,標志著項目土建主體結構實現(xiàn)完成封頂,全面進入鋼結構施工階段。

重慶“一帶一路”國際技術交流中心。項目部供圖
重慶“一帶一路”國際技術交流中心總建筑面積約8.78萬平方米,主要功能為會議會展及配套辦公等。29日施工現(xiàn)場,8臺塔吊正有序轉動,東、南、西3個展廳已進入到鋼結構施工階段;而在北展廳的樓頂,一根長長的“鐵臂”連接著管道,將泵車上的混凝土,緩緩輸送到頂板混凝土澆筑部位,工人有序將其均勻鋪開、抹平。
中建六局該項目負責人張加新介紹,為順利完成土建主體結構封頂,項目部堅守施工安全底線,認真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,并每日進行安全隱患排查,確保施工各環(huán)節(jié)安全可控。
同時,項目部充分利用項目周例會時間,對重點施工安排及存難點問題集中進行討論,及時制定解決措施,確保問題及時解決。
該項目作為兩江新區(qū)2024年智能建造重點項目,在施工過程中,還積極嘗試智能建造技術。根據施工進度和作業(yè)需求,項目適時引入了四輪激光地面整平機和履帶抹平機器人,一個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初凝階段進行提漿、收面和控制標高;另一個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初凝后對地面進行提漿收面施工。
隨著機器人“工友”的加入,作業(yè)不受天氣、人員疲勞等因素影響,保證了施工的穩(wěn)定性和連續(xù)性。大部分工作面一次成型,且能夠實現(xiàn)精準控制標高,水平度合格率穩(wěn)定在95%以上,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大面積的混凝土整平工作,顯著提升了施工效率。
接下來,該項目將全面進入鋼結構施工階段。建成投用后,將成為西部創(chuàng)新資源集聚地及重慶市科技創(chuàng)新的重要承載地、展示地、體驗地,助力兩江新區(qū)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(chuàng)新中心核心承載區(qū)。